您好,欢迎访问福建艾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字化转型咨询
联系我们
福建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贯标认证培训
邮箱:lhrh@lhrhw.com
电话:400-856-0592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88号润柏大都会6#601(国立华侨大学对面)

数字化转型咨询

中国两化融合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咨询服务描述:福州厦门泉州两化融合已从“局部突破”进入“体系化推进”阶段,未来将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方向演进。其成功关键在于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培育复合型人才,并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两化融合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生产方式和产业生态的变革,将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核心引擎。
服务热线:400-856-0592
立即咨询

中国两化融合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自201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发布以来,中国两化融合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挑战。以下从现状、问题及未来方向三个方面分析:


一、中国两化融合的现状

  1.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两化融合的路径和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已有超5万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

  2. 技术应用快速渗透

    • 工业互联网: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标识解析体系覆盖41个行业,平台连接设备超8000万台(套)。

    • 智能制造:5G、AI、大数据等技术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广泛应用,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5.3%(2022年)。

    • 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型企业普遍推进ERP、MES系统,中小企业上云率超40%。

  3. 区域发展不均衡

    • 东部沿海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两化融合水平领先,形成华为、海尔、三一重工等标杆企业。

    • 中西部受制于产业基础和技术资源,融合进程较慢。

  4. 行业差异显著

    • 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行业融合程度高;传统制造业(如纺织、冶金)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 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如CAD、EDA)、传感器等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风险。

  2. 中小企业转型困难

    • 资金短缺、技术能力不足、数字化人才匮乏,导致“不敢转、不会转”。

  3. 数据安全与标准缺失

    • 工业数据孤岛现象普遍,跨系统互联互通困难;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风险加剧。

  4. 复合型人才短缺

    • 既懂工业流程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达千万级。


三、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1. 政策持续加码,聚焦重点领域

    • 围绕“新基建”深化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布局,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 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财税优惠、专项基金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

  2. 技术深度融合,迈向高阶应用

    • AI+工业:AI质检、预测性维护、智能调度规模化落地,推动制造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升级。

    • 数字孪生:构建虚拟工厂模拟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试错成本。

    • 区块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确保数据可信共享。

  3. 工业互联网平台化与生态化

    • 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如卡奥斯、根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形成“平台+生态”模式。

  4. 绿色智能制造

    • 结合“双碳”目标,推广能源管理系统(EMS)、绿色供应链,发展循环经济。

  5. 区域协同与集群发展

    • 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技术扩散与资源共享。

  6. 国际化布局与标准输出

    • 通过“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标准、5G技术“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结论

中国两化融合已从“局部突破”进入“体系化推进”阶段,未来将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方向演进。其成功关键在于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培育复合型人才,并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两化融合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生产方式和产业生态的变革,将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核心引擎。


声明:本站是数字化转型及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公益网站,搜集提供相关资讯信息,旨在助力于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部分内容来源于中信联、工信部和互联网,如禁止转裁,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