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艾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转型标准
联系我们
福建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贯标认证培训
邮箱:lhrh@lhrhw.com
电话:400-856-0592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88号润柏大都会6#601(国立华侨大学对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转型标准

转型标准

解读《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发布时间:2023-08-15 21:34:37浏览次数: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咨询公司服务机构等级培训证书


本文通过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拆解解读,梳理细化指标,以指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智能制造升级路径。企业可以据此展开智能制造能力诊断,精准掌控自身智能化发展现状,发现不足、明晰升级方向。


为有序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通过标准凝聚行业共识,引领企业向标准靠拢,降低融合发展风险,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于 2016 年 9 月发布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白皮书(1.0)》,并在白皮书的基础上经过 4 年的完善优化和企业应用实践,形成了 GB/T 39116-2020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及 GB/T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两份国家标准,于 2020 年 10 月正式发布。

#01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给出了4个能力要素,包括人员、技术、资源和制造。并基于这4个能力要素进行分解,形成能力域及能力子域。



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模型


#02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内容


1.人员

人员能力要素主要包括组织战略和人员技能2个能力域。



■ 组织战略关键特征


对企业而言,组织就是架构,战略就是方向。在这里,组织战略是指企业有没有支撑智能制造目标实现的“战略规划、组织保障和资源保障”。



■ 人员技能关键特征


人才是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如何引入智能制造人才和搭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是智能制造诊断咨询过程中重点评估环节。



2.技术


技术能力要素包括数据、集成、信息安全3个能力域。



■ 数据能力关键特征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中数据成熟度能力的描述可以从四个关键活动特征来评判,即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使用的整个过程。



■ 集成能力关键键特征


集成是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体系中一个关键能力子域,主要考察企业集成规划、集成范围与规范和集成技术。



■ 信息安全能力等级关键特征


信息安全五级能力成熟度主要考察指标基本围绕管理机制、风险评估和技术措施这三个活动特征在描述和深化,可分为工业主机安全、网络边界安全、信息安全资源投入。



3. 资源


资源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装备和网络2个能力域。



■ 装备能力等级关键特征


模型中装备特指数字化装备,即在传统机械装备中引入了信息技术、嵌入式传感器、集成电路、软件和其它信息元器件,形成了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机械产品与电子信息产品深度融合的装备或系统。主要可以从装备水平、设备联网、设备诊断与维护、设备数字孪生情况进行考察。



■ 网络能力等级相关指标


在企业网络中,除了用于日常运营管理的办公网,还有用于生产的工业控制网络和生产网络,能力成熟度模型要求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4.制造


制造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5个能力域。


■ 设计环节关键指标


产品及工艺设计是制造的第一个环节。产品设计是设计出想要的产品,通过设计软件和工具设计出2D或3D模型并进行展示。而工艺设计是从工程角度考虑如何按照产品设计模型来设计出加工工艺和流程。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及协同程度是考察的主要指标。



■ 生产环节关键特征


生产能力域包括了采购、计划与调度、生产作业、设备管理、安全环保、仓储配送、能源管理7个能力子域,是整个智能制造体系最核心的环节。



■ 物流、销售、服务环节关键特征


生产能力要素还包括物流、销售、客户服务、产品服务4个能力子域。其成熟度可以从运输配送管理状况、销售计划指定及客户管理现状、客户信息管理及精准服务状况、产品服务系统等指标来考察。



#03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流程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流程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流程包括预评估、正式评估、发布现场评估和改进提升四个步骤。


通过预评估针对企业形成适配的评估计划,在进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时,人员、资源、技术和生产是必须评估的四个环节,而设计、物流、销售和服务作为非必选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正式评估根据定制评估计划完成现场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经过对评估结果的沟通,统一评估意见,发布现场评估结果并生成改进建议。企业可据此进一步优化升级,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来源:工业互联网洞见


声明:本站是数字化转型及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公益网站,搜集提供相关资讯信息,旨在助力于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部分内容来源于中信联、工信部和互联网,如禁止转裁,请联系删除。